北京皮肤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第9期小班:DTI、DKI、TBSS、基于
白质纤维的网络构建以及VBM等
.11.24-.11.29(周二~周日)
主办单位:杭州脑海科技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杭州师范大学心理科学研究院
杭州拾睿科技有限公司
1.简要说明
1)本期培训班在杭州举办为期6天(11月24日-11月29日)
2)内容涵盖:
VBM原理以及数据分析介绍
脑结构Meta分析原理及介绍
DTI原理及入门
TBSS分析方法介绍及实操
DKI成像原理及分析实操
确定性纤维追踪原理及网络构建(理论+实操)
概率性纤维追踪原理及网络构建(理论+实操)
DTI数据的统计分析及结果呈现
3)本课程适合对VBM、DTI以及DKI分析感兴趣的学员
2.课程说明
弥散张量成像(DTI),是一种无侵入性的活体大脑结构成像技术,该技术可以通过检测水分子在大脑不同区域内的扩散特性,从而无创的评估大脑的白质纤维束走向信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中使用DTI技术,国内的许多研究表明弥散张量成像对阿尔茨海默病、慢性中风、抑郁症、癫痫以及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的病理特异性研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纤维束的研究,可能为脑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
为了协助大家更快速的了解大脑结构成像技术,我们拟举办一期专门针对大脑结构数据分析的培训班,内容涵盖,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VBM)、弥散张量成像技术介绍(DTI)、TBSS、确定性纤维追踪、概率性纤维追踪以及基于白质纤维的网络构建,此外我们还增加了DKI技术原理及数据分析操作。
本次培训希望协助刚刚接触磁共振成像的科研工作者快速了解DTI、DKI以及VBM的相关原理及数据分析操作,比如各个科室的临床医生,神经内科、精神科(心理科)、放射科、康复科、消化科、儿科等科室,以及各大高校从事脑科学的研究人员: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数学专业等。
注:请提前一天到会场年11月23日(13:30-20:00)安装软件、熟悉场地、拷贝资料等。
3.课程安排
11
月
24
日
周二上午贾熙泽
课程总论以及重要概念介绍
臧玉峰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概述及其在认知与脑疾病的应用前景
下午贾熙泽
VBM原理以及介绍
VBM数据分析实操练习
VBM统计分析
脑影像Meta分析原理及介绍
11
月
25
日
周三上午贾熙泽
不同Meta分析软件的区别
脑结构Meta分析的文献检索及注册
基于ALE的脑结构Meta分析实操
下午张韬
DTI数据整理及注意事项
*国峰
Linux入门及操作
11
月
26
日
周四上午吕亚婷
DTI基础原理
DTI数据分析基本流程以及FSL初步使用
下午吕亚婷
TBSS分析方法介绍
TBSS数据分析实操以及结果呈现
11
月
27
日
周五上午刘小征
DKI成像原理
DKI数据采集的扫描参数
基于DKI模型的数据重建
DKI不同参数的物理意义
下午刘小征
DKE的图形界面处理
基于DKI模型的纤维追踪
DTI/DKI的纤维束分析方法
11
月
28
日
周六上午仲苏玉
确定性纤维追踪原理介绍及应用现状
概率性纤维追踪原理介绍及应用现状
脑白质网络原理介绍及应用现状介绍
下午仲苏玉
脑网络节点定义(上机操作)
基于DiffusionToolkit的确定性纤维追踪(上机操作)
确定性纤维追踪的结果显示及统计(上机操作)
11
月
29
日
周日上午仲苏玉
确定性网络构建(上机操作;panda)
基于fsl的概率性纤维追踪的数据分析一:BedPostX(上机操作)
下午仲苏玉
基于fsl的概率性纤维追踪的数据分析二:纤维追踪;(上机操作)
概率性纤维追踪的结果介绍
概率性网络构建(上机操作)
备注:请各位学员自带笔记本电脑,建议电脑配置:windows64位系统、8G以上内存、80G以上剩余硬盘空间。请尽量携带Windows电脑,如果只能使用苹果MAC电脑,请提前使用Bootcmap安装windows64位系统。
4.授课老师
臧玉峰:医学博士。杭州师范大学心理科学研究院执行院长。年于河北医学院获医学学士学位、年于天津医学院获神经外科学硕士学位、年于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获儿童精神卫生博士学位。曾经从事临床神经外科工作14年,之后在中科院自动化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杭州师范大学工作。近年来主要从事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影像的计算方法学及其在认知与脑疾病的应用研究。与同事提出“局部一致性”和“低频振幅”等方法。带领研究团队开发了REST、DPARSF、RESTplus等软件。合作发表英语论文多篇,GoogleScholar数据库引用次(h指数64)。到年连续5年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神经科学),、年入选Clarivate高被引学者(神经与行为科学)。
仲苏玉、:博士,现为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特聘副研究员。年6月于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博士学位;年6月至年8月期间,在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博士后工作。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完成博士后面上项目1项,并作为主要参与人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要从事基于弥散磁共振成像的人脑白质连接组学的方法学及其应用研究。目前已在相关领域国际权威期刊共发表SCI论文21篇,其中包括以第一作者身份在CerebralCortex,HumanBrainMapping等期刊发表论文8篇,以共同作者的身份在theJournalofneuroscience等主流SCI期刊发表论文13篇。参与开发了“弥散磁共振人脑图像的并行处理平台”(软件著作权登记号:SR;主要开发者),该软件的相关论文目前已被引用余次。PANDA软件工具包已在国际神经影像工具共享平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