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人大金仓总裁杜胜浅谈国产数据库求变之路
TUhjnbcbe - 2024/10/7 17:34:00
北京中医院治疗白癜风 https://m.39.net/pf/a_5153467.html

来源:中国青年网

最近,鸿蒙系统各路刷屏,引发了一波有关国产基础软件的讨论,但这其中并不包括鲜为人知的数据库行业。

其实,数据库和操作系统同为计算机领域三大基础软件系统之一,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以一定方式储存在一起、能与多个用户共享、具有尽可能小的冗余度、与应用程序彼此独立的数据集合。简言之,其相当于一个电子化的文件柜,数据即为文件,包括出行记录、消费记录、网页信息等,数据除了文本类型,还包括图像和音频。

这项成型于上世纪80年代的产品,目前国内市场主要由美国企业占据,一项数据显示,年中国数据库管理系统市场仍以国外品牌为主导。Oracle以46.8%的市场占有率在业内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远高于第二、三位的IBM(9.8%)和微软(8.5%)。年,受益于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良好控制,中国平台软件市场的市场规模保持了稳定增长,达到.1亿元,同比增长10.5%。但与国际同行仍存在不小差距。

眼下,随着越来越多人认识到计算机领域基础软件国产化的重要性,国产数据库企业有望迎来翻身。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未来十年内,国产数据库产品一定会站到世界舞台上。

数据库产业不会实现弯道超车

长久以来,国内数据库行业与国产操作系统行业,在境遇上可谓是“难兄难弟”,都显出发展疲软的态势。一方面,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据库产品仍处于起步阶段,掌握关键技术的软件企业太少,尤其是技术产品链不完整。另一方面,国产数据库还面临着严峻的市场信任考验,用户信心欠缺。

人大金仓是国内企业在数据库开发环节,少数几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企业之一。人大金仓总裁杜胜介绍,美国人在数据库领域起步很早,到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前后,它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领先的数据库。

由于全球化本来就是资源最佳配置的策略,因此全球化跟市场化对于大多数企业和用户来说,一定是造不如买。“我能够从美国买到便宜,而且又是最好高品质的东西,我一定是从国外买”。

为何这两年国产操作系统、CPU、数据库行业发展迅猛?人大金仓总裁杜胜认为,这是美国开始逆全球化带来的结果。当别人对我们开始卡脖子,之前造不如买的方法不再奏效,只能选择自己造了,也是不得已为之,虽然我们仍有许多困难要克服。

那目前国产数据库与美国的差距有多大呢?“目前来看,我们跟国外产品的差距还是很大的。”杜胜说,做工业级的软件或产品,背后需要工业化的体系来支撑。即便现在某些国内厂商在特定的细分领域,能够超越巨头Oracle,但在更宽泛的场景里依然落后。他以公众熟知的光刻机举例,虽然是荷兰的阿斯麦尔公司在做整机,但是好多技术都是美国技术,“所以这是在整个底层工业体系上的差距,它需要时间”。

因此,杜胜建议国内同行要直视这种差距,不要老想着弯道超车,数据库跟某些行业不太一样,是一个点可以影响全局的存在,它类似于造房子,基础打不好后面很容易出问题。“我认为这个实际上没有什么捷径,尤其在基础领域。捷径就是一定会让你后面翻车,在某一个时间点可能会获利,但是最终会翻车,所以这个事儿就得硬干,把它干过去。”

此外,数据库产业化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用户信心。美国的产品在全球市场化已经经历了千锤百炼,是十分稳定的状态了,而作为底层关键的数据库,其影响是应用软件不可比拟的,用户基于稳定性及安全性考虑,选择更为成熟的产品理所应当。不过建立用户对国产产品的信心,同样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随着时间的累计,我们在这个领域里面会越来越强大,未来的十年一定能出现一家中国的数据库公司站在国际的舞台上。这一点我是有信心的。”杜胜表示。

人才培养是关键

其次,工业化的体系需要一系列优秀的产业人才作支撑。此前曾有国内企业买过美国IBM的数据库Informix,但现在这几家公司基本把产品废掉了。“国内企业如果没有数据库内核尖端人才,把购买来的万行代码读懂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儿。所以即使把这个代码给到你,你也掌控不了。”人大金仓总裁杜胜称。

在他看来,国内企业现在知道方向在哪里,但缺乏人才去实现,这可能是整个数据库产业面临较大的问题。

令人费解的是,国内每年有大批的高校科研院所毕业生,为何还缺乏专业人才?杜胜了解到,中国有约万程序员,很大一部分仍是数据应用方面的人才,真正能做数据库研发内核的,科班出身的不到人。“中国做数据库能到内核级别的,可能不到十所学校。武大有多少学生呢?就是一个老师带了十来个学生,这是全部,人大也差不多也在这个级别,十来个学生的状态。”

而且,国内数据库产业的产学研没有完全融合到一起。

杜胜和团队在实际工作中了解到,第一个原因是现在学校对于数据库这个方向不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大金仓总裁杜胜浅谈国产数据库求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