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了解期刊等级和分类
公开发表的论文分为六个级别(类):
第一级-T类:特种刊物论文,指在《SCIENCE》和《NATURE》两本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难度:可能性几乎为0
第二级-A类:权威核心刊物论文,指被国际通用的SCIE、EI、ISTP、SSCI以及AHCI检索系统所收录的论文(以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检索为准),或同一学科在国内具有权威影响的中文核心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论文不含报道性综述、摘要、消息等。
难度:五颗星(对英文要求高)
第三级-B类:重要核心刊物论文,指在国外核心期刊上刊登的论文(见《国外科技核心期刊手册》)或在国内同一学科的中文核心期刊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难度:五颗星
第四级-C类:一般核心刊物论文,指《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大图书馆版》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难度:三颗星
第五级-D类:一般公开刊物论文,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上(有期刊号“CN”“ISSN”,有邮发代号)发表的论文。
难度:两颗星
第六级-E类:受限公开刊物论文,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但受发行限制的刊物上(仅有期刊号、无邮发代号)发表的论文。
难度:两颗星
(2)内部刊物的分类:
第七级-国家级内刊(中国教育学会及其专委会、教育部等自办刊物)
第八级-省级内刊
第九级-区级内刊。
(3)学术会议论文的分类:
①参加国际性学术组织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且论文作者之一做会议发言,收入正式出版的论文集(有书刊号)的论文,确定为第四级(C类)。未发言的确定为第五级(D类)。
②参加全国性学术组织举办的全国学术会议,且论文作者之一做会议发言,收入正式出版的论文集(有书刊号)的论文,确定为第五级(D类)。未发言的确定为第六级(E类)。
③参加省级学术会议,且论文作者之一做会议发言,收入正式出版的论文集(有书刊号)的论文,确定为E类。未发言的确定为区级内刊。
核心期刊
核心期刊是期刊中学术水平较高的刊物,主要体现在对科研工作者学术水平的衡量方面。
国内有7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
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北大核心
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南大核心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国际三大索引:
SCI《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CitationIndex
EI《工程索引》,TheEngineeringIndex
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IndextoScientificTechnicalProceedings
高校学报
很多高校有自己创办的学报,但级别不同
“北大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能查到的则是核心级别,不能查到的可能属于五级或者六级
但是有的高校为了增加自己学报的收刊量,鼓励自己学校的老师和学生投刊在评职称或者保研加分时会比五级刊物高一点
02.撰写论文
中文核心期刊论文需要按照标准的格式来,包括:标题、摘要、关键词、引言、相关研究、本文方法、实验与结果、结论、参考文献,每一部分都得按照公认的写法来写,也就是套路。并且文章还要具有创新性。抄袭当然是一条红线,千万不能越界!
中文核心期刊有个“内幕”,部分期刊要求第一作者至少是二类本科院校以上的高校老师、硕士研究生;转业内影响力较大的期刊一般直接要求第一作者是、院校,著名科研所的作者,因此想要写一篇能够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除了自己参加过重大的科研项目,手里有科研成果以外,最好找到教授级别的到时给你一定的指导,增加论文被期刊录用的可能性。
03.期刊选择
了解基本信息
一般期刊都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