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由上海地区TiDBUserGroup(以下简称:TUG)发起以“数据库的架构、容灾与适用场景”主题的圆桌闭门技术沙龙,在大沽庭映像成功举办。
数据库开发和设计是任何数据密集型项目的核心,包括几乎所有业务应用的程序。有时设计人员在数据库第一步设计阶段做出的决策,会对数据库最终的运行情况产生深远之影响。
因此,TUG携手UCloud、MobTech、PingCAP三位数据库专家,围绕本次沙龙主题现场探讨切磋,为近百余名数据构架设计师带来新思路及新框架。
据悉,TUG是由TiDB用户发起的独立用户社区,以线上AskTUG问答社区和线下TUG技术沙龙为大本营,可为用户提供前沿技术知识的学习机会及畅所欲言发表技术见解的空间。
MobTech数据库专家姬星作为分享嘉宾受邀出席,以《数据库架构设计》为题,对现有企业如何搭建数据库构架设计展开分析,并通过四个维度阐述说明。
企业搭建数据库的必要性;数据库构架设计的核心思想;常用数据库构架设计原理;怎样打造一款分布式数据库。
数字经济发展,数据基础设施先行。数据库作为数据基础设施的关键部件,不仅要支撑业务运营,更要能够适应并伴随业务的不断发展为企业带来价值,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思考下一代数据库技术。
他表示,数据库是一个系统最基本同时也是最核心的模块,数据库的架构设计影响着整个系统的承载能力和访问性能,数据量的增加和业务日趋复杂会不断给数据库带来压力和考验。信息爆发时代,也是在拼速度和效率的时代,如何让数据库轻松地在十倍、百倍甚至千倍的压力下正常运行,是作为数据库构架师及企业决策者需要高度重视及提上日程的布局规划。
在业务初期,单库单表就能够满足业务需要;面临业务增长期,分组架构可以解决数据库读写高并发量高的问题;而在业务稳定期,分片架构即是我们常使用的水平切分和垂直切分,可用于对企业数据库数量大的阶段投入使用。
“但现阶段,大部分互联网公司业务读多写少,数据库的读往往最先成为性能瓶颈,如果业务读写并发量很高,数据量也很大,就需要实施分组+分片的数据库架构。”姬星说道。
互联网高速发展,数据体量越来越大,对于数据的综合处理与分析能力也就愈发重要,但是传统数据库难以满足海量数据的性能要求,分布式数据库已被愈加广泛的采用。
而MobTech作为全球领先的数据智能科技平台,已提前布局梳理对平台分布式开源数据库的打造,保障业务在任何场景下都经得住考验及挑战,保证作业流程有序顺畅的执行,其特点主要体现在:
分布式存储:数据存储不受单机磁盘容量限制,通过增加数据服务器数量提升存储能力;计算存储分离:计算节点无状态,可通过水平扩展增加算力。存储节点和计算节点能够分层优化;分布式事务:高性能、完全支持本地事务ACID原义的分布式事务处理引擎;弹性伸缩:可随时随地在不影响现有应用的情况下,动态对数据存储节点扩容和缩容;多数据副本:自动将数据以强一致、高性能的方式复制至跨机房的多个副本,以保证数据的绝对安全;HTAP:采用同一套产品混合处理OLTP的事务型操作和OLAP的分析型操作。
最后,姬星提示现场所有来宾,虽然数据库构架设计的方式有很多,但还是要结合具体业务场景及发展趋势,去做具体的布局及打造,合适才是最重要的,不必盲目跟风。
未来,MobTech在应对数据库管理运维的规模化和精细化要求上,结合市场环境从成本、安全、风险、存量系统、差异化服务等各方面去考量及布局,迎战更为复杂的运行环境和使用方式,为B端用户创造稳定性强,安全系数高,反应速度的业务流程操作使用环境。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