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蚂蚁金服OceanBase数据库的第十年
TUhjnbcbe - 2025/5/4 19:06:00

恩格斯说:“社会的需求对科技进步的作用要超过10所大学。”

奋战在“双11大促”背后的蚂蚁金服OceanBase团队或许对这句话颇有感触。

与十一年前相比,双11的许多东西都变了,比如金额---亿,差不多是十一年前0.5亿的倍;比如流量---当晚的交易峰值达到54.4万笔/秒,是年第一次双十一的倍。

而在这个成绩的背后,不得不提到蚂蚁金服技术团队OceanBase。作为中国数据库中的佼佼者,OceanBase不仅在双十一大放异彩,还于今年十月份打破了美国甲骨文公司保持了9年的世界纪录,登顶TPC-C榜单,成为首个登上该榜单的中国数据库系统。TPC-C是专门针对联机交易处理系统(OLTP系统)的测试基准,几乎所有在OLTP市场提供软硬平台的国外主流厂商都发布过相应的TPC-C测试结果。

今年的双11金融新技术发布会上,蚂蚁金服技术团队展示了他们在数据库领域获得的一些成果。

解决痛点,挑战巨头

一直以来Oracle等老牌数据库占据着金融等各个行业的的数据库市场。一步先,步步先。怎样“虎口拔牙”,从传统的数据库厂商手中抢夺市场,这是新兴的数据库团队要考虑的内容。

蚂蚁金服研究员、OceanBase团队核心成员韩鸿源说道:“让银行等金融行业使用新的数据库,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是所有业务系统在过去20年里已经构建好,如果既有系统平滑迁移,用户会有特别大的开发和改造投入。”

“OceanBase挑战TPC-C就是要证明我们可以把分布式架构和数据库表现的和一个数据库的效果一样,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迁移复杂度。”

“OceanBase于今年的十月份打破了Oracle公司保持了9年的世界纪录,登顶TPC-C榜单。而在这件事的背后,其实在于OceanBase团队做的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即改变了关系数据库做交易的处理方法,把交易处理从传统的集中式系统变成了分布式系统。蚂蚁金服高级研究员、OceanBase创始人阳振坤补充道。

20世界80年代后,数据库的一个重要的应用场景开始得到普遍应用,即在线交易处理On-LineTransactionProcessing(OLTP),之后企业应用环境基于数据库中的数据又增强了商业智能分析的需求,即对销售结果进行预测、对比、分析等各种需求,所以在在线交易处理(OLTP)之外,还需要数据库承担联机分析处理(OLAP)的负载。

但近些年来,因为数据量不断高速增长,硬件发展速度赶不上数据的增长速度,原本可以由一个关系数据库处理的OLTP和OLAP变成了由关系数据库和数据仓库两个分离的系统来承担。这带来很大的不便。一来,需要另外架一个桥梁,把数据从交易数据库抽取和转载后加载到数据仓库系统,而且这个过程是非实时的,效率低下。二来,数据仓库本身是面向某个主题的,如果有多个不同的主题,就要建多个数据仓库,造成大量数据冗余。而对交易数据库进行分库分表后,当分库数量变成两位数或者三位数,不管是业务扩容了,还是业务缩容,都需要应用进行很多的调试。

“能够做到随时扩展和收缩,正是年公司立项做OceanBase的目标之一。”阳振坤说道。

对标国际,市场先行

“商业成就科技,技术成就商业。”阿里巴巴合伙人、蚂蚁金服CTO胡喜告诉记者,“天猫双十一就是金融新技术的最佳演练场。”而强大的市场需求不断推动技术前行将成为阿里的一个标志。

早在年,阿里巴巴提出了“去IOE“的概念。即在阿里巴巴的IT架构中,去掉IBM的小型机、Oracle数据库、EMC存储设备,代之以自己在开源软件基础上开发的系统。今年阿里已完成全部去Oracle,部分使用MySQL的目标。

相比于在业界应用广泛的Oracle和MySQL,金融IT专家、赞奇科技CTO谢军博士向雷锋网(

1
查看完整版本: 蚂蚁金服OceanBase数据库的第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