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是Access使用者非常关心和在意的问题。经过我的实际经验,可以很肯定的说:有。我所在的大型公司就用Access建立数据库,而且还在不断的使用和完善中。为数不少的外企,尤其是制造业企业也在用Access提升自己的部门级业务管理能力。
使用Access的企业存在感确实不高,Access看似简单、朴实无华,曝光率远不及Oracle、SAP等如雷贯耳的大型应用平台,但我可以负责任地讲,使用Access的企业仍然为数不少,这是因为Access的定位就是“勤勤恳恳、埋头苦干的”,它发挥的作用一般局限于部门级和具体问题解决方案,并不能替代统建系统的作用。
对Access的理解容易产生误区,那就是Access功能不强,尤其是不能联网,但换个角度,功能不强另一个角度是操作简便、维护容易,这恰恰是Access作为小型数据库的优势所在。Access对于企业IT建设起到了“最后一公里”的补齐作用,虽然它发挥的作用不是决定性的、根本性的,更多的是针对性的、临时性的,但Access对于企业IT管理的提升作用仍然不可忽视。
一、统建系统与Access软件的互补关系
一般来说,凡是公司企业都离不开四大常规IT开发重点:采购、财务、销售,客户,这四类业务是企业经营和发展的命脉,自然是IT建设的重中之重,这四种业务都需要大量的数据计算与支撑、需要大量的业务人员来使用和维护。采购需要选商、进销存、结算,财务需要各种报表,销售需要日报周报月报等,客户需要评级分类。离开了这四项业务,企业本身也就不存在了,这四项业务哪个环节的IT系统出现问题,都会严重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经营与运作,因此通建大型系统都要占据企业的重要位置。
为了更好地开展这四项核心业务,大型企业都会建立统建性质的大型管理系统,比如ERP、CRM管理系统。但这些系统有自身的弱点,由于规模过大,很难照顾到具体业务人员的具体需求。
试举两例。比如SAP系统下的ERP系统,是一个优秀的资源分配和统计系统软件,但受到定位所限,它就不是一个能够方便分析问题的软件,ERP平日里能够产生大量的数据,非常需要数据分析软件对这些数据进行归类、分析、处理。往往具体的业务人员会手动取数据,然后再导出来进行分析建模。就是因为没有照顾到取数据以后的问题和需求,ERP就没有发挥它的最大能力和价值。
再举一个例子,客户管理系统是各个企业都具备的管理系统,但往往存在一个尴尬的问题:客户信息是如何维护进去的?客户信息肯定不会自己跑进系统里,还是要业务人员一个一个的手工数据输入,那么问题又来了,既然日常使用者都是手工进行输入,那么手工输入的数据质量和可靠性如何能够规范?
而Access就可以很方便的照顾到这样比较小的需求,能够解决企业信息化建设“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尤其是Access还具有通建系统所不具备的数据分析计算能力,操作简便易行,既能当数据库又能做数据分析。大型软件不可能照顾到日常业务人员的最基本需求,不是不想、而是不可能,而Access却能。Access这种优点与通建系统构成了强烈的互补关系,而不是竞争关系。
二、统建大型系统存在的问题
在我看来,统建系统的功能目标非常明确,它重点着眼于大型企业的部门管理与组织,其优点和优势是数据获取功能比较强悍,日常管理能力超强,这两个优势肯定是Access所不能及的。相对来说,统建系统获得的上级重视和资源优势非常明显,大型企业的高级管理层一般都会相当重视统建系统,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规划、设计、需求分析、测试,每年还有升级的完善。
但大型企业往往更容易忽视部门级的功能性软件开发,这是大多数企业IT部门最应该投入精力